今年夏收,淮陰區全面啟動秸稈離田專項行動,以“全域統籌、機械先行”破解秸稈處理難題。
機械作業,堅持生態治理。該區統籌調度打包機,實行“收割到哪、清理到哪”的網格化作業,單日可完成大面積農田清理,田間秸稈殘留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嚴格執行秸稈離田作業技術指南,降低離田成本,最大限度減少對表層土壤的破壞。離田后的秸稈同步完成土壤病菌消殺,從源頭降低病蟲害風險,為秋糧穩產打下生態基礎。
循環利用,推動產業發展。該區將離田秸稈通過“企業+村集體”回收體系,定向用于生物質發電、飼料加工、有機肥生產,形成“農田—工廠—農田”的綠色循環鏈,提高秸稈工業化、多元化、高值化利用水平,讓“農業廢棄物”變身“生態資源包”。
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該區利用微信群、橫幅、廣播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的重大意義,同時鎮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向群眾講解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的各種好處,不斷提升群眾對秸稈離田政策知曉率,引導農戶投身到秸稈離田的行動中,增強秸稈綜合利用的自覺性,為秸稈離田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下一步,淮陰區將深化“秸稈離田+綜合利用”模式,試點秸稈制菌棒、生物質燃料等高值化利用路徑,推動生態效益與產業效益“雙提升”,讓“綠色資源”成為鄉村振興的“金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