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焦科技創新與產學研合作主題,省人大代表淮安小組赴淮陰工學院開展專題調研。省人大代表、市委副書記、市長顧坤參加調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向紅陪同調研。
代表們實地調研了淮陰工學院重點實驗室、重點產業學院以及工程研究中心,現場商討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學研融合提質增效的方向路徑。
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建有省固件與云計算服務信創實驗室等4個省級平臺,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領域,與惠民交通設備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顧坤指出,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高質量的科技供給,需要高校院所與企業密切合作,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互為賦能,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省傳動裝備智能制造重點產業學院常年與雙環齒輪、金象傳動、儒豪精密機械等本土傳動裝備重點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顧坤對此充分肯定,希望學院持續發揮學科專業優勢,主動對接淮安重大產業項目,錨定行業產業最前沿開展技術攻堅,推動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成為助力淮安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佳“陪跑”。
礦鹽資源深度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于2017年獲批,已逐步成為區域乃至全國在礦鹽和凹土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工程研究基地。顧坤勉勵學院堅持需求導向,用好科創資源集中、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深化校地協同創新機制,用足用好資源稟賦,對接招引行業頭部資源,做好市場化文章,加速科研成果落地,推動傳統產業煥新發展。
調研中,顧坤強調,產學研合作是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舉措。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對淮安殷切囑托,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賦能產業的應用轉化型科技研發,全面深化政產學研合作,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成效,努力成為江蘇“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生力軍。要強化協同聯動,在校地共建創新平臺、研發攻關核心技術、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等方面,開展深入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推動高校院所與企業“雙向奔赴”、科技供給與創新需求精準對接。要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更大力度推動科技成果賦權、“先使用后付費”等試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大力支持鼓勵高校院所和縣區共建服務平臺,進一步推動科研設備儀器開放共享,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鏈條服務。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代表們聽取了淮陰工學院科技創新與產學研合作開展情況匯報,并聚焦主題暢所欲言,就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評估體系、建立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培育機制、促進校地校企協同創新、高職院校強化技能型人才培育等積極建言獻策。